“你的心在哪里,你的收获就在哪里”,从一头青丝到偶现几根白发;从工人到主管技术员;从技术操作到业务管理;从对外引进到自主研究开发;从矿监控中心主任到集团公司信息调度室中心主任的跨越,张小雷在工作中可谓称得上经验丰富,他用攻坚克难的毅力和超前的洞察力对待每一次工作考验,一点一滴的积累实现着质的飞跃,在17年的光阴里,他留下了一串串闪光的足迹。
他出色组织完成了杨庄煤矿5处避险硐室安装使用;
他针对磅房实施安装了双备微机、网络过磅系统;
他携手科室人员完成了监控系统、人员定位、通讯联络、避险系统等,并顺利通过市局、省局“六大系统一次性验收”;
他对公司内所有电脑网络IP地址进行分区管理,分段控制,引导上网行为管理,控制无谓网络消耗;
他组织执行集团公司生产进度计划考核,做好日常生产、安全协调调度和管理;
他开发、引进集团公司数据平台融合、地测信息系统、钉钉智能移动办公系统、视频会议系统、双重预防机制系统、BQ大数据分析……
咋一看上去这些较为专业的术语,对于我们许多员工来说似乎还有些陌生,稍作了解之后,就会被这一组组数据、一个个具体项目包含的意义所吸引和佩服。张小雷用他睿智的头脑、敏锐的眼光和跨越式思维推进了集团公司办公信息自动化的工作,而且还在他的自主研发下节省了很多资金,为企业的长足发展带来福音和切实利益。
采访张主任时想更多的了解最初几年的工作业绩,都被他婉言谢绝了,他说人应该立足当下和展望未来,过去成绩无需一提,就回顾近几年的工作收获吧!
眼光独特 不畏新 在业务领域开拓创新求节约
现代化办公已成为各企业不可缺少的办公手段,我们公司现用的用友软件也能够满足目前办公需要,但是张主任经过考察和对比,觉得阿里巴巴推出的钉钉移动办公软件,功能更加齐全,站在管理的视角思索,钉钉系统更能规范工作的条理性、计划性、简化内部工作流程,特别是对外出人员的管理上,增加了领导的监控能力,充分发挥互联网+移动办公的作用,真正做到“管理更高效、流程更统一、权责更分明”的特点。集团公司对高层领导进行《不讲过程只重效果的考核办法》中,要求信息调度中心建立互联网考核系统,将旬、月、季度、年工作计划集成到钉钉软件上,在上级领导下,张小雷组织人员仅利用2个月的时间对钉钉进行二次自行设计研发,该研发就为集团公司节省定制开发费和平台维护费18.5万元。
为合理的使用通讯资源,减少浪费,信息调度中心对集团人员所有话费进行整合处理,多次与曲阜、兖州联通公司进行沟通,根据公司实际情况将每张手机卡每月的费用186、126、106元降低为39元,合计每年为集团公司节约21万元左右。
在双重预防机制信息系统安装之初,上级要求我们三矿都必须安装4台服务器,(1台运作、1台数据存储、2台双机热备),共计12台服务器,这是一项庞大的资金投入。张小雷最先提出按照集团化设计,经他的努力,通过协商调整运行模式,仅需2台服务器即可满足集团及三矿要求,又节约资金10多万元。
节约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也是一名管理者应有的素质。“闲云潭影日悠悠,物转星移几度秋”。无论社会怎么进步,经济怎么样发展,自己企业实力多么强大,工作、生活中的节约美德不能丢,为企业节约每一分钱已经成为张小雷的责任和习惯。
追求卓越 不畏难 在技术领域创造价值攻难关
作为一名技术管理者任职这几年,将自己的业务水平与本职工作相结合,张小雷发现,集团公司上网设备多,网络存在着弊端,几百台电脑都在同一网段内,经常发生病毒感染和IP地址冲突现象,导致电脑网络互相受到影响,时常发生数据堵塞,无法登陆网络,于是他和网络维护人员联合济南一家电脑公司对公司电脑网络实行分区管理、分段控制,增进了安全性,有效控制一台电脑受到病毒感染而不会导致全部电脑瘫痪的局面,保证办公的顺畅。
同样的方法也针对磅房安装双备系统,分别安装两套微机系统、两套过磅系统,并接入两路网路接口,敷设双通光缆信号,取不同网络交换机,分别安装了避雷系统及防雷插排,保证煤炭的正常销售。
自调度大屏幕安装以后,通过视频画面可以及时掌控三矿调度室的运行状态、掌握三矿所有重点场所人员及设备的运行状态、掌握煤场进出车辆及销售情况,减少了现场的奔波,节约了时间、人力、物力。
井下设计避险酮室是井下作业工人的安全屏障,为井下应急事故提供了避难所,为避难人员提供供养、食品、供水、通讯、医疗等防护措施。在设计、安装过程中,从设备到矿协调、外委加工、调试等一系列的工作,张小雷和技术人员埋头苦干,分成两班,每班8小时进行。正常情况下,永久避险硐室的建立在其他矿井需要一两个月的时间,而他们一周就完成了。
在张小雷的眼中,安全技术无小事,对待技术领域的问题,凭借着精湛的技能和前瞻的思维,在工作中屡建奇功。
张弛有度 不畏繁 领导领域化繁为简
说起对待科室人员,张小雷独特的管理方法,便是打破原来的思维定势和工作定势,不墨守成规、裹足不前。原来规定科室人员大事小事事事汇报,科室人员能自己完成的工作也汇报,导致科室人员缺乏主动性,只有依赖性,用他的话说,他现在实行的方法叫“自主管理”,就是鼓励科室人员自主支配自己的工作,自己能够单独完成的事情就放心大胆的处理,无论用什么工作方法不用跟他汇报,确实解决不了的问题,再向他汇报,这样即能培养他们的主动性,又能让科内人员掌握主动权,调动大家的干劲。
信息中心的朱明昊、刘伟、江丽丽是他科室的计算机维护员,每天的工作任务是负责大数据平台、NC系统、全矿几百台电脑及打印设备的日常维护和保养,其工作量极大,在自主工作下,不拖拉、不推诿、保质、保量的完成。
科室其他人员在每天8点之前,将收集到的国内外最新下发的法律法规、行业规范、煤矿安全事故等信息制作成“信息快报”发至OA、钉钉系统,并上报公司领导层。通过这些信息,能让公司领导及时掌握业内行情,为集团公司的下步决策提供参考依据。
“作为领导,我最希望看到我的科室人员都能快乐的工作、有所收获,这也是我的职责所在”,张小雷在采访中说道。科室人员在他的信任下,工作热情度高,干劲足,不断开拓个人进步的空间,每个人都成长为独挡一面的干将。
正是因为张弛有度的“自主管理”,提升他与科室人员之间的相互配合,信息调度中心也在他的领导不断取得成绩,先后对三矿矿井移动通信系统、井下工业环网系统、监控系统进行了升级改造,制定了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煤矿事故风险评估报告,完善了矿井通讯语音广播系统及无线通讯系统等多项工作,下一步为集团公司建立了私有云和云桌面办公体系和集团公司培训系统奠定基础。
采访结束后,我问张主任对以后工作有什么新的打算和目标,他说,“责任在先、担当在前”。这八个字重若千斤,我不敢说自己百分之百做到了,但这八个字一直是我的道德标杆。
17年的风雨历程、17年的勇于担当,张小雷每一步脚印都用汗水浇灌,每一项工作都在用心呵护,不辞辛劳,逐梦而行,心系他热爱的这份工作,心系集团公司,满腔热血、奋斗青春,在煤矿生产的捷报里,继续扬起领航的风帆,搭乘现代信息化的平台,向着更高更远的目标起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