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有个“老兵”,兵龄加工龄 24 年,“老兵”不老,四十出头,正当壮年,本名王利,是护卫队伍中响当当的人物。生得是人高马大,赳赳雄姿。极短的平头,洗得白净翠生的白衣黑裤,走起路来一阵风。1998年德州武警退伍回乡就到了杨庄煤矿任职,从普通护卫队员到班长干了四年。2002 年星村煤矿初建,王利被任命为保卫科科长,一干就是十年。2012 年至 2018 年又去了建设中的宏阳煤矿,今年三月份回到了他开始的地方——杨庄。一晃二十年了,领导安排到哪里,他就高兴地到哪里。这些年来算是踏遍了天安旗下各个下属煤矿,哪里需要“冲锋”哪儿就有他。
“老兵”带兵
矿山卫士,不仅是矿山和谐安宁的保卫者,更是矿山的“门面”。保卫队伍经他训练后,站岗、巡逻、内务等项目更有章法了。军人出身的他,严格要求队员的一切,他不仅经常带领队员们进行体能拉练,增强队员身体素质,而且还严肃规范了门岗礼仪标准。按他的说法,那叫打造天安自己的护卫品牌,做服务型标兵。他认为工人们辛苦工作一整天, 咱们应当在上下班时敬礼问好, 让他们感受到被尊重。“尊重他人才能赢得尊重”这是王利的人生理念。队员一水儿的帅小伙,身着特警制服,修身靛蓝衣裤,肩章笔挺,脚蹬马丁靴,显得个个猿臂蜂腰,每当有人经过,“啪”的一声,一个标准的敬礼,精神极了!
王利是个善于思考的人,他发现每当检查进出车辆携带物品时常常因为多了一把铁锨、 少了一捆绳子产生争执, 于是就要求队员在纸质登记的同时增加手机拍摄,每当说不清时就拿出录像查看。这样就杜绝了“婆说婆有理,公说公有理”的现象。而且他还组织建立了对内的工作群,无论是巡逻、站岗还是休息打球运动,都可以发到群里。这样既起到了监管的作用也提高了工作效率。最近他又操心起了队员们的未来发展,就向领导申请每月一、两次下井体验和安检、井下知识、施工工艺的学习机会,既让队员体会到一线工人的辛苦也为队员们将来转岗做准备。保卫科也成为了天安集团有名的“后备军团”,很多出自保卫科的队员在各部门散发着光彩。
“老兵”出马
2002年星村煤矿初建, 百业待兴, 要知道, 企业搞投资是对社会、 对政府做贡献,与当地村民是互惠互利的好事。可当时有些人不但不理解,甚至带着仇视的心情制造了一些麻烦事。当年才二十多岁的王科长一脸严肃的看着一排排拉货大车将进矿的唯一一条大路给堵得严严实实,心里别提多郁闷了。这不是第一次了,一个月来,当地个别村民砸过保卫科的门窗座椅,打过保卫队员的脑袋,但偏偏就是无法突破防线冲进矿里闹事,这不,就想了个堵路的法子让咱们出不去也进不来。于是“老兵”出马了,跑断腿,磨破嘴,笑脸陪,该讲道理讲道理,该解释的作解释,不厌其烦与他们面对面协调沟通,一身正气征服了他们,防止了公司财物、人员受到伤害。自此后不仅那些人再没来捣乱而且更与当地上级机关建立了良好的关系,这些年来甚至常常互相邀请打打篮球友谊赛。“老兵”威武。
“老兵”擒贼
还有一年,公司领导办事回来的路上,人困马乏,便下车找了家面馆填填肚子,谁知重新上路的时候发现车里放着的公文包不见了,这还得了!王科长得知此事,急忙跟着跑到公安局报了案。调出监控一看, 嘿!遇到一 “钻底子” !这一类偷窃者专把目标锁定在汽车上,看到汽车里有包或者贵重物品,先骑着摩托绕行踩点,等待时机。观察完毕,飞速赶到汽车旁边,拿手或细竹竿一勾,就把财物搂进怀里飞驰而去。王科长和公安局的弟兄反复查看监控最终锁定了“飞贼”的惯常出没地点,守株待兔。但是,像这样的惯偷非常狡猾,作案多选择地形复杂的小巷,王利等人悄悄跟踪三天屡次被他们甩脱。正是愁眉不展之际,王利突然想到这“飞贼”曾经跑到一商店买烟,便和兄弟们商量了去那里蹲守。果不其然,不多时就看到那人出现在商店门前,王利爆喝一声同队员一起冲上前去将之擒获并扭送公安局。
多才“老兵”
生活中的王利多才多艺, 爱好广泛,下了班常和队员们一起打球。他配着音乐编排的擒敌套路表演曾多次参加交流演出,现在很多人还记得他当时的风采呢!听到这里,记者向往地问他:“什么时候让我也见识一下啊?”他哈哈大笑着说“带你看看我办公室电脑上打军体拳的照片。”说着,弯腰捡起了路边一团废纸,攥了一路扔进了保卫科办公室的垃圾桶。
王利任职这些年,一直在保卫第一线,他最常提到的一个词就是“忠诚”。对企业忠诚,对领导忠诚。他也用自己的行动贯彻了这个词的含义。二十年的职业生涯中,他拿过多个集体三等功和集体嘉奖,数个个人三等功和先进科室,也因公负过伤,然而部队的生活在他身上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军人气质,不因时间的流逝而暗淡,反因时间的沉淀而愈发的熠熠生辉。
“老兵”,加油!